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中心 >> ★心理论文代写与包发表:18305759080 >> 学前儿童的性心理行为及性心理卫生教育
    
  双击自动滚屏  
学前儿童的性心理行为及性心理卫生教育

发表日期:2018年7月4日  作者:关永红  本页面已被访问 1350 次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体各部的发育和成熟中,人的性生理发育和成熟相对较晚。学前儿童的性生理还远未发展起来…。那么,学前儿童到底有没有性心理或行为呢?有人认为,婴幼儿有对性的关心 、探求和疑问,没有性意识的基础,纯粹是对知识 。就像对“天为什么要下雨”、“鱼儿为什么会游泳”等现象的好奇一样,是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现;也有人认为幼儿有性行为。现代性学研究至今没有证实婴幼儿有性意识,从心理上说,婴幼儿并没有形成性意识;但从行为和发展来看,婴幼儿期的性心理现象是存在的。笔者认为婴幼儿的性心理和行为是比较普遍存在的,所以。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1 学前儿童性心理行为的突出表现

11 性别角色认同障碍 学前时期是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时期。正常儿童 3岁左右出现性别意识 ,即识别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喜欢与同性幼儿一起玩 ,同时表现出行为上的性别差异。绝大多数孩子在这一年龄段都能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同时在家庭和周围环境中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 如果在 3岁时性别自认紊乱,即形成性别角色认同障碍,以后就极难改变。所谓儿童“性别角色认同障碍”,就是有些儿童对自己的性别意识、言语行为与自己的真实性别相反,即在穿着和行为上爱好像异性或坚持否认自己的真实性别的心理及行为表现。其直接结果就是男孩女性化和女孩男性化,这给以后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有的要做变性手术等。形成性别角色认同障碍的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就先天因素而言,根据胚胎学的研究,在胚胎期,性腺结构发生初期是倾向于形成女性器官卵巢的,心理学家曼内称之为“夏娃原理”。只是由于男性细胞中 Y性染色体的作用,产生男性性腺和胎儿雄激素,才使住苗勒 氏管的结构(女性外生殖器的前身)退化,并在胎儿雄激素的进一步促进下,使男性化内生殖器得以形成,并使大脑男性化。如果缺乏胎儿雄激素,就会自胎儿时期开始引起男性大脑女性化,从而造成自认的障碍。就后天而言,儿童性心理卫生学家约翰·莫尼认为:人的性别倾向有 3种 ,即同性的、两性同体的和异性的。在人出生之前,某种同时具有男女 2种性别的特征和气质就已植根于婴儿大脑之中。这些特质或气质或许有利于确立 3种倾向之一,但这些特征和气质所具有的二价染色体太多,以致于不能决定绝对排斥或恒定保持同性、异性或两性均存状态。决定 3种状态取舍的基本因素是出生后儿童生活的发育时期,特别是婴儿后期到幼儿初期的几年。而当某种状态在早期发育的几年中确立,就变得十分稳定。

12 对异性感兴趣和关注 在幼儿园工作过程中,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儿童从 3岁左右就开始对异性有爱恋的意识和行为。马丁森认为,在 3 8岁的男孩和女孩之间,会发生下面各种行为:相互拥抱、接吻;把对方抱起来;喜欢小伙伴,与小伙伴在一起很惬意,排斥其他孩子,2人一分别就悲伤;赠给小伙伴礼物;为了小伙伴,克制自己,宁愿不要 自己想要的物品和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小伙伴与其他孩子成为朋友就会嫉妒。据日本名古屋市青少年问题协会 1970年对 290名儿童的调查.幼儿园的儿童从裙子下面窥视、摆弄性器官 、窥视厕所、摸小伙伴的性器官或乳房等行为的发生频率很高。其中做掀裙子动作的有 201人 ,而在成人眼皮底下停止掀裙子的儿童占70%,窥视厕所者 167人,摆弄性器官者 108人。上述现象在幼儿园确实是经常发生的,幼儿园教师经常会面临和解决来自幼儿的告状,如,老师,他亲我,她摸我,他抱我……但千万不要把这些现象与孩子的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幼儿对异性的朦胧兴趣还表现在孩子们特别喜欢玩婚礼游戏,并主动去挑选新郎或新娘,他们很高兴让自己喜欢的男孩或女孩当自己的“新娘”或“新郎”。孩子们还喜欢玩过家家游戏,男 、女各自扮成爸爸、妈妈 .手里抱着一个布娃娃当小孩,并有拥抱、接吻等模仿夫妻的游戏等。这些既有模仿的成分,也可能有对异性关心、感兴趣的成分。

13 恋父恋母情结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依德把 37岁幼儿的人格发展阶段命名为“性器期”,即这一阶段的儿童出于无意识的好奇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为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儿童在行为上开始出现性别之分,并表现出所谓的“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一方面以父母中的异性者为恋爱对象,另一方面对父母中的同性别者产生嫉妒和憎恨心理。

心理学的研究和大量的生活经验与事实提示,男性和女性几乎分别有恋父、恋母情绪。这是儿童依恋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性别角色认同所必须的。女孩正是以父亲作为心目中异性的理想形象而塑造 自己女性的性格与特质,男孩也正是以母亲为异性的理想形象而塑造 自己的男性气质。大部分孩子都能顺利通过心理冲突,使自己的人格内似  。一部分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使恋父、恋母情结以病态的面目出现时,人的心理发展以及以后的婚姻生活或婚后夫妻关系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如有一男孩,6岁,他妈妈反映,他看到妈妈与别人在一起就很生气,晚上睡觉也只和妈妈睡,不让爸爸和妈妈睡一张床,他爸爸只得一个人睡单床。这是对母亲过分依恋的表现。

14 儿童手淫或 自淫 青春期的青少年大部分有手淫现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说起婴幼儿也有手淫现象,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而事实上,有些儿童确实有手淫或自淫现象。

案例 1:某女,6岁,幼儿园大班。家长和老师都发现 ,她每次上床后都将两手伸进裤子内摸下身,不停的在动,并有满头大汗的表现。因此还被妈妈打过几次,但仍改不掉。

案例 2:某女 6,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幼儿园里,每次坐在椅子上进行安静的活动,如画画、写字时,她就会停止手里的活动 ,夹紧大腿,臀部在椅子上不停的摩擦,两眼发直,直到满头大汗为止,一天中要发作几次。 以上是 2个典型的儿童手淫和自淫现象。有的学者也称其为“夹腿综合证”或“交叉擦腿综合证”等,系指~组儿童时期出现的以摩擦会阴部取得快感的行为l6 。有些国外学者发现,当幼儿有上述行为时,可出现类似性高潮的生理反应。可见,手淫现象不仅存在于进入青春期的儿童 ,同时在学前儿童中也会发生。

2 性心理卫生教育及干预 

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幼儿的种种性心理及行为,并进行正确的疏导和干预.是广大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更为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下列教育和干预措施。

21 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 同  首先 ,要警惕先天因素。如果发现是先天生理因素,就要咨询有关专家,做进一步的诊疗和矫正。

其次,将婴儿按其特定的性别来养育。性别的分化对于婴幼儿来说虽然只具有生物学意义,但对孩子按照男孩子的行为规范来养育,还是按照女孩子的行为规范来养育,就有了确定的社会学意义。有的家长喜欢女孩子,将男孩当作女孩来抚养,如梳小辫子、穿花裙子等;还有的家长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将女孩当成男孩抚养,如剪短发、穿男孩裤褂、玩刀枪棍棒等,都容易形成性别角色认同障碍。

第三,按孩子的性别提出行为要求,如对男孩子的要求“男子汉 、自己爬起来、不能哭鼻子”等,可有效的培养男性意识,并利于形成阳刚之气;对于女孩子 ,就要求做事认真、仔细,脾气温和,养成善于体贴他人的性格特点。

第四,在生活中,爸爸应用尽量多的时间与儿子共同玩耍或游戏,以利于男孩子模仿爸爸的行为和风格,形成男子气;女孩子更多与妈妈共同活动,以形成温柔典雅的行为方式。

22 进行性教育,解除孩子的性神秘感 首先,成人要认真回答有关陛的问题。当孩子问到生殖器,就告诉他()是阴茎或阴道,在孩子听来就象是知道 自己的手指和脚一样,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千万不要打岔或乱说,造成孩子对性有神秘感 ,那样他会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自会以其他渠道获得答案,但此时的答案就不能确保是正确的。

其次,进行人体功能的教育。要讲解人体的结构及男孩与女孩身体的不同,使孩子明白,男孩、女孩的身体都很美,很奇妙。目的是使孩子在幼小的年龄时,就知道爱惜并保护自己的身体,教师和父母要 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无论在家、在外都要衣着庄重。

第三,防止性骚扰。要告诉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定的部位称为私处 ,任何成年人、较大的孩子或同龄的孩子不能碰孩子私处,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私处,或要求孩子去触摸他们的私处。任何人不能用不正当的方式拥抱或亲近孩子 7 J

23 使孩子的依恋情绪正常发展 所谓“恋父”、“恋母”还是孩子的性身份认同问题,只要正确对待就会很少出现。首先,利用依恋情绪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与内化。恋父、恋母情绪是儿童依恋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符合异性相吸的自然规律。适当的恋父恋母情绪有利于幼儿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内化。

其次,有一定的人体界限,警惕恋父、恋母情结。所谓人体界限是指人与人之间应保持的距离。如父女关系、母子关系应保持一定限度,女儿或儿子到一定年龄就应与父亲或母亲分开睡,父母不要经常把她()们当婴儿一样经常拥抱和亲吻;男孩到一定年龄就不要摸着妈妈的乳房睡;父亲在夏季不要在女儿面前只穿内衣裤,洗澡或睡觉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看见裸体等。研究表明,所有的孩子都分别有恋父、恋母情绪,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孩子形成了恋父、恋母情结。当这一情结 以病态出现时,孩子成长中与人的交往 、成人后的婚姻关系以及婚后夫妻关系就会出现较严重的问题。

第三,要避免父母中的一方因为夫妻感情问题而把所有的感情都投注到儿子或女儿身上,从而造成孩子对一方感情过于依赖,而对另一方表示疏远。

24 正确看待儿童手淫 我们知道,成人只要不过频手淫,是没有害处的,偶然宣泄一下反而能缓解紧张和焦虑。现代医学科学的大量研究已证实:少儿手淫不是好习惯,但 只要不是过频的手淫,并不危害健康。如果孩子手淫次数偏多,就会形成习惯性的手淫,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经常处于兴奋状态,致使头脑昏沉,身体疲乏,进而诱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减退等不良反应。所以,教师和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一现象时,不要大惊小怪 ,更不要严厉训斥打骂或当众批评,要耐心寻找和分析产生手淫的原因,从而进行科学的引导以克服这一不良习惯。

首先,要防患于未然。母亲在怀孕期间不要有过频的性行为或手淫行为;控制环境影响,减少看到各种媒体上拥抱或床上动作的镜头;父母对孩子适度的身体接触和言语呵护、心理呵护;经常保持外生殖器卫生;不穿过紧、过小、过于束缚的裤子;不逗再孩子的敏感部位。

其次 ,转移注意力。不用恐吓和惩罚来加以阻止,这反而易引起幼儿的焦虑和惊恐不安,形成懦弱、敏感 、自卑或孤僻等性格,使手淫次数更加频繁。当发现孩子有手淫的行为时,不直接点破,而应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给新颖的玩具 、讲有趣的故事 、找伙伴一起玩、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等 ,使孩子没有机会去手淫,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逐渐改正这一不良习惯。

总之,性是与生俱来的。学前儿童的性心理及行为的表现是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正常现象,我们要克服认识的误区,不谈性色变或回避,只要正确认识并科学引导,学前儿童的身心就能获得健康发展。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0)

中国哈尔管理学院(中国哈尔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液晶大楼   联系电话:18305759080;QQ:375453467   联系人:濮先生
备案编号:浙ICP备090573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