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化标准化 >> ★标准化管理项目 >> 医院标准化管理
    
  双击自动滚屏  
医院标准化管理

发表日期:2018年6月8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3274 次

  一、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标准化是近代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和现代化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当今标准化活动早已越出了技术范围而渗入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中,成为既是技术工作的基础又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可以说,现代生产及其他领域的迫切需要,促使了标准化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反之,没有标准化也就没有现代化生产。标准化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之一。

  美国人泰勒在1911年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提出了以标准化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方法(亦称“泰勒制”)。其主要内容是:工人利用标准条件,根据操作标准进行标准作业,完成按标准时间计算出来的生产定期额,超额者奖励,完不成定额者受罚。这实际上就是在生产一系列环节中实行标准化管理,从技术工作的标准化发展到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泰勒制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劳动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

  日本在60年代为了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引进了美国的质量管理。以标准化为基础,将统计质量管理发展为全面质量管理,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日本一位专家认为:“当今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标准化管理”。也就是说日本推行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面标准化来加以保证的。

  从标准化历史的发展过程,总结如下规律:

  (一)标准化的发展是与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在一定的经济、科学技术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相应的标准化活动。经济技术的发展,要求标准化相应地发展,也为标准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如果标准化不随之发展,必将影响经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标准化活动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大,并同时渗入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这两个范畴。只有同时抓好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标准化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

  (三)标准的统一程度,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由于经济、防大学 科学技术交流的发展,标准化活动愈来愈国际化、专业化、地区化。有些新技术,在一开始就在世界范围内制定了统一的国际标准。

  (四) 标准化是推动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力工具。管理部门和标准化部门都必须重视标准化工作,运用标准化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速经济建设。

  我国医院很早就已应用了现代标准化中所用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建立起自己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由于医院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要求有严格的、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作为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因为:

  (1)医院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负有重大责任,各项技术和管理活动都要求安全可靠,万无一失。标准能使这些活动具体化、定量化,达到安全医疗、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2)医院组织复杂,分科细,科室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有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技术上要保持高度的统一协调,这就不仅要求做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标准化工作,而且还要实现管理标准化,才能做到。

  (3)医院技术密集,质量要求严格,大多数技术重复使用,有很高的工艺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标准化是技术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可以带动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标准化又是质量监督的依据。

  (4)医院工作的时效性很强。要求不间断按程序运行,有明确的责任制,有严密的规章制度,有科学的技术操作常规,还要有健全的指挥、调度、监控系统,保证医院工作的最佳运行状态。要实现管理机构的高效化,管理方法科学化,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使医院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的工作互相衔接配合,取得最佳效果,必须制定一系列管理标准,实行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医院实行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是为实现医院的任务、宗旨服务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的工作秩序和社会效益,保护人民的健康。这是衡量标准化活动成果和评价医院标准化水平的最根本的依据。

  二、医院标准化的对象

  我国国家标准对标准和标准化规定的定义是:

  标准——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在经济、科学技术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标准化的领域主要是“经济、科学技术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标准化的对象就是上述各个领域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对“事”制定的标准,一般属于管理标准和方法标准;对“物”制定的标准一般属于产品的技术标准;对“概念”制定的标准一般属于名词术语标准。从标准化对象的内容上可以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大类,当然,这种分类也不是绝对的,事实上技术工作中也有管理的问题,而管理工作中同样存在技术问题,只是技术标准化早于管理标准,而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标准化突破了技术领域广泛渗入经营管理活动中来,日益成为技术标准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中,又可按照标准化对象的性质、作用及专业类别进一步划分,这就是标准的分类。标准按照其协调统一的范围和运用范围,又可以区分为若干级别,标准还能按照其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构成标准体系,而全部标准可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系统。标准系统就是由多个既能独立存在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子标准系统组成。在标准系统内部各个子标准系统之间,在各个子标准系统内各个标准之间,都存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

  由此可见,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论的理论和原则指导制定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实现标准化。避免形而上学、简单化和片面性。我们要学会掌握运用这些原理来指导医院标准化。

  医院的标准按照标准化对象的性质、作用、专业类别以及彼此间内的联系,构成以下标准体系:

  (一) 基础标准

  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有共同性和指导意义的标准。大体上可以分为:

  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标准,即对标准化工作的原则和具体作法作出统一规定的标准,如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中规定的“基本标准”,国家计量标准;通用技术语言标准,包括名词、术语标准,符号、代号标准;工作质量保证和质量检查标准,有关医院环境条件的基本标准等。基础标准是保证人们对概念有共同认识和理解的必要条件,能保证工作、技术活动的协调统一,提高科学性和工作质量。

  (二) 技术方法标准

  其对象是技术动作和行为。技术方法标准包括:检查检验方法准,技艺标准,操作规程;技术文件,病案及各种资料档案;全面质量管理和服务过程所规定的标准等。各种技术标准是从事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都必须遵守的准则。因此,必须使有关的技术方法标准为各类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并要做出明文规定。

  (三) 行政管理标准

  就是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医院组织管理标准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文书档案,各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职责范围、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质量的要求及考核工作质量和奖惩办法等。组织管理标准是整个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的制定必须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和主管机关批准。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必须共同遵守。

  (四) 工作标准

  是根据不同岗位制定的有关工作质量的标准。工作标准的内容:

  (1)规定该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2)明确每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及完成期限。

  (3)规定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工作方法。

  (4)规定与相关岗位如何协调配合。

  (5)规定考核的办法。工作标准的要求是:使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服从于医院的总目标,形成全员的目标管理系统;岗位之间互相衔接,形成有机联系,保证整个工作过程协调;实现管理定量化,便于监督、考核和信息反馈。使标准化与责任制,考核、奖励制度密切结合起来,藉以收到良好管理效果。

  (五) 医疗管理标准

  是对医疗工作组织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疾病的诊治,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医疗质量管理,以医疗、护理、医技和病案管理为重点,医院内感染控制;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服务、指导基层和接受转诊。医疗标准化管理要有健全的医疗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建立相关的医疗质量、药事、院内感染控制以及病案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标准的评价、制定和监督执行,保证各级医院功能的正常发挥。

  (六) 设备管理标准

  是指对医院的基本装备和与医疗、护理、预防、教学和科研相适应的仪器设备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各种基本医疗设备标准;病床单元设备标准;各级医院的专科设备标准;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标准;设备维修标准;大型设备购置计划。论证、采购、验收管理标准。保证各种设备添置适宜,使用合理,维修及时,仪器性能准确,运转正常,对提高医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增强安全度极为重要。

  (七) 经济管理标准

  是对医院业务活动进行调节、管理所规定的标准。包括:医院收费标准;医疗成本、各项费用标准;设备、劳动力、投资利用率标准;投资效果标准;经济核算、经济审计标准;工资、待遇奖励、福利标准。这类标准是合理组织医院经济活动、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正确贯彻分配原则、合理安排积累与消费比例、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根据,是运用经济管理办法保证医院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

  (八) 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

  是指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健康为目的的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医院一般安全、医疗安全标准;环境绿化、美化、清洁标准;防污染(包括污水、污物、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致病菌污物以及噪音污染等)标准;食品、医药卫生标准。这些标准要与立法、执法相结合贯彻执行,在环境治理、消灭事故、保护人身健康等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九) 信息管理标准

  医院信息日益复杂化,信息的收集、储存、传递、加工处理,以及应用过程也渐趋电子计算机化。信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它的共享和利用。为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使信息自身的表达方式以及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储存的各个环节标准化。包括:信息表达形式的标准化;信息软件的标准化;信息硬件的标准化;接口的标准化;以及经营管理系统的规范化。实现应用程序系统化,信息流通网络化,信息处理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是信息标准化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医院信息标准化是一项刚刚起步的工作,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十) 医德医风建设标准

  这是为医院工作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各类人员守则;廉洁行医守则;以及群众监督及考核奖惩制度。这些都是推动和保证前述各项标准系列得以贯彻执行的思想基础,以及行为的优化。

  前述的医院各项标准相互关联,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覆盖全院,就是医院的标准体系。这一体系中的全部标准化对象必须都得到制定和贯彻,它们的纵向上下层次联系和横向左右之间的联系,能达到相互统一协调、衔接配套,才能发挥出标准化的作用,才能达到最佳医院秩序和技术管理的效益。

  三、医院标准的制定

  实行标准化管理,首先要有先进合理的标准,才能贯彻实施标准,取得标准化的技术管理效果。因此,搞好标准的制定,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 标准化对象选择的原则

  (1)对象被广泛运用。涉及许多领域和人员,需要制定标准,以便大家共同遵守。

  (2)对象具有多种形式,多种要求,需要制定标准加以统一,加以简化。

  (3)对象与别的事物或概念相互关联,需要通过制定标准,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

  (4)对象多次出现,反复运用,才能总结经验,制定标准,才有指导实践的意义,也才能起到标准化的作用。

  (二) 制定标准要统一,各类标准要协调配套

  标准是一种准绳,各类标准要协调配套。标准的内容是对事物或概念作出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定,标准不统一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要做到:

  (1)下级标准不得与上级标准相抵触。同一标准化对象,有了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医院只能采用贯彻,不要另立标准。

  (2)各类标准中的对同一对象规定要一致。有许多技术规定,在几类标准中出现,这些规定要一致。在制定标准中,可以采取引用标准或引用条文的方法,达到一致的目的。

  (3)制定标准必须做到标准之间互相协调,使各个工作环节协调一致。

  (三) 制定标准要结合医院实际,既做到先进,又要可行。

  制定标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个标准订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医院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1)标准要符合我国的有关法令、法规和条例。

  (2)标准中的规定,力求反映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和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使标准起到促进工作、指导工作的作用,但又要做到不是盲目地追求高指标,脱离实际。

  (3)标准要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如果制定的标准不能在实践中贯彻,就不具有现实意义。

  (4)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必须安全可靠。操作安全和设备使用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在医院中至关重要。属于安全标准都要强制执行。

  (四) 适时地制定标准和修订标准

  标准体系的构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代医院不断采用新技术,产生新部门,标准体系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趋于合理完善。因此,选择适当的时机制定和修订标准极为重要。如果该订不订或订得过晚,就可能使事物自由发展,出现许多不合理的类型、规格,会给制定标准带来困难,并且影响技术得到及时地推广和应用。相反,制定得过早可能妨碍技术的发展,同时,由于实践的经验尚不丰富,标准也缺乏充分的依据。实践经验证明,技术标准制定的最好时期是在初期应用阶段的后期或成熟阶段的初期。因为这一时期使用单位增多,技术日臻成熟和稳定,需要并可能制定出更大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五) 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定、修订标准

  标准是一种法规,要制定科学合理,才能发挥标准的作用。在制定、修订标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标准的内容是建立在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大量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的。制定标准的过程,同时就是试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过程,为制定标准提供完整的科学资料。采用国际、国内标准或其他行业的标准,需要进行分析对比、选择,结合医院的特点引用。(2)广泛征求意见,协商一致。标准是各种复杂而又关联事物的统一体,要对同一对象制定统一的标准,必须全面考虑事物的各种状况,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其中主要的是要处理好部门之间的矛盾,局部和全局的矛盾,先进与落后的矛盾。这就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有关专业专家的意见,使标准科学合理,符合整体的利益。(3)认真审查标准草案。标准内容是否有充分的根据;是否符合我国有关法令、法规,与其他有关标准是否协调一致;是否安全可靠;标准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完整齐全等。可组成标准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一般采用会议审查方式,充分发扬民主。标准草案经审查通过后,编写标准草案报批稿,根据标准的级别,按规定的程序报批,使标准具有权威性。(4)标准由主管机构批准后,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因此,在制定修订标准中,必须十分重视标准的编写,表达形式要准确、简明、逻辑性强,充分体现标准的各项要求,便于人们掌握和运用标准。应避免繁琐,以免使使用者不得领或对规定产生误解,并且要有利于标准资料的交换。在这里电子计算机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标准的贯彻

  标准化的效果只有通过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才能获得。因此,标准的贯彻执行是整个标准化工作的一个关键步骤。

  (一) 要做好贯彻标准的宣传讲解工作

  使大家了解贯彻某项标准的意义和作用,明确执行标准的具体要求,使标准为职工所熟知,统一认识,以利标准地贯彻执行。在医院里要特别注意提高领导和职工对管理标准化的认识,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标准化工作只限于技术领域,不涉及管理领域,认为标准只是技术标准,不包括管理标准,不重视管理标准的制定和在管理工作中应用。这种现象的存在,既不利于技术标准的贯彻,更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 在贯彻标准过程中评价标准、完善标准

标准质量的高低是否合理,是否完善,只有在实践中贯彻后,问题才会暴露出来,才能做出标准质量的评价,才能发现和积累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为修订标准做准备。因此,在整个标准化活动过程中,不论是制定标准时,还是在贯彻标准中,都必须注意研究工作和总结经验。把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技术发展的新成就以及实践工作中的新经验,纳入新制定的标准中,不断提高标准的水平和标准的功能。

  (三) 标准一旦正式发布,就要严格执行

  领导要深入实际具体指导及时纠正偏差。对有关人员组织培训,帮助职工掌握标准。在执行中要高标准、严要求,绝不允许把标准看成可有可无,我行我素。建国以来我国医院标准化工作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10年动乱期间医院受到冲击,规章制度被废除,资料被损毁。1961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标准化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确定了“加强管理,切实整顿,打好基础,积极发展”的方针,并制定了发展标准化工作一系列具体政策,使我国标准化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总之,标准化的效果只有通过在实践中贯彻才能获得,而标准的贯彻需要加强领导,有计划、有准备、有检查、有总结的实施过程。标准的制定、贯彻、修订、再贯彻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完成这一循环过程,标准才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医院工作效益的作用。



  双击自动滚屏  

中国哈尔管理学院(中国哈尔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液晶大楼   联系电话:18305759080;QQ:375453467   联系人:濮先生
备案编号:浙ICP备09057314号